2004/12/19 | 戕害未来 互联网成为惊悚主角?
类别(网文) | 评论(0) | 阅读(12) | 发表于 20:12
戕害未来 互联网成为惊悚主角?

普遍反映日版的“午夜凶铃”要比美版的更具惊悚震撼力,大概美国人觉得有一部分东方式的影音氛围对于他们来说有些多余,会冲淡恐怖的强烈刺激罢。如果没看过这部片子,那么建议还是看日版。影片中,电话和录像带这类带着“当代”征候的器具,外在形态是那么模式化、标准化,日常用品而已,但它们扮演的是冥冥之中那股夺命力量的使者、代言者,当然,更确乎是恐怖信息递送的载体。而今天,在“打开”—“复制”这等举动日益稀松平常的时候,看到影片中对录像带的操控,竟既沾惹或摆脱着怨咒,又传导着恐惧与死亡之谜,我们会不会有那么一丝莫名其妙的异样感觉呢?

近期碟市上的“机械公敌”(i,ROBOT)卖得不错。片子不过是老掉牙题材的翻版,而且翻得不够精彩:机器人自己进化了,要杀人了。这类对技术“进化”表达疑虑,并将其“异化”为人类敌人的思维逻辑,被反复把弄、演绎,亮出来冲撞我们的视听,说到底,是契合了某种“心理预期”——这种心理预期,默默地反映了我们对自身认知与控制力量的疑虑。

“午夜凶铃”里面附着了神秘力量的“传媒”器具与“机械公敌”当中的智能“机器人”,以不同的形态、方式,让人们遭遇惊惧、付出牺牲。这算是两部影片的共通之处么?好像有些牵强。或许更牵强的是,我所作出的这种莫名的“链接”,源自近期一些涉及互联网的“舆情”,关系到最需要呵护的年少的孩子们。

这两天有一条新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:13岁的儿子沉迷于网游、网吧老板惟利是图,母亲悲愤地表示,如果只有一所网吧,她愿以生命为代价去“把它炸了”。我因那小小年纪的孩童对母亲的无情而感到心寒,也为与网吧同归于尽的激愤而感到浑身发凉。这条新闻来自《沈阳日报》,不知这条新闻会在多大范围内产生多大的影响,但我认为,以生命换取网吧的毁灭,不论是不是、或在多大程度上是一句气话,都已经是近期涉网舆情的尖峰话语,对于社会公众所产生的冲击力会有极强的烈度。

多年反复的网吧困局得不到根本破解(违规接纳未成年人、危及生命安全,等等),网上不良信息此伏彼起,以网络为媒介的欺诈、抢劫、强奸,还有与网络大规模普及、同网游产业的繁荣相伴随的影响更大更持久的“网瘾”问题日益突出……,在这种情况下,因感觉被网所伤害而不惜“以暴易暴”的冲动表达见诸大众传媒,很可能是一种必然。难道,互联网即将成为一部现实惊悚大片的主角吗?

互联网无论多么神奇,也不会如电影中那些ROBOT一般自我进化,当然也不会附着上如贞子那样的鬼魅力量。那么,父母们为什么会如此无助?

为了引起人们对网络环境与青少年成长的重视,媒体最近连续对青少年的“网瘾”问题进行了集中分析,暴露了相关问题的严重程度,的确有触目惊心之感。其实,相对于突出的“典型”事例,青少年对网络的好奇、信任以致迷恋,在“网瘾”问题不断被聚焦、会诊的情形下,更使社会上泛起并加剧着一种普遍性的焦虑。那么,“网”为什么像一股难以控制的外在力量,或者,它是怎样外在于我们,并轻易地对孩子们“实施”了控制?

0

评论Comments

日志分类
首页[1019]
技术[317]
English[3]
下载[59]
IT业界[203]
发现[47]
音乐[17]
网文[322]
blog应用[36]
BLOG参考[15]